需求市场待释放 东莞优化限购政策

本报记者 陈婷 王金龙 深圳报道

7月4日,需求东莞住建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分类指导优化住房限购政策的市场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7月4日起,待释将东莞住房限购区域调整为莞城街道、放东东城街道、莞优南城街道、化限万江街道、购政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需求

除上述区域外,市场东莞市将优化购房政策。待释居民家庭购买非限购区域内的放东商品住房,无须进行购房资格核验。莞优

随后,化限东莞住建局在其官网发布政策解读文件表示,购政出台上述调整“标志着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区域限购的需求新阶段”。同时,该市住房限购政策将视市场供需变化适时动态调整,确保房地产市场在合理区间内运行。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东莞市政策的持续放松说明市场压力尚未完全解除,政策方面需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过去的6月份,各地市场交易有所复苏,但并非反弹或强复苏,各地仍需要关注市场交易行情,在政策松绑方面做好各类保障。”

优化限购政策

根据《通知》,东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向其销售限购区域内的新建商品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向其销售限购区域内的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此外,政策解读文件进一步补充称,非东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内购买第1套、第2套商品住房,需按原政策标准提供社会保险费或缴纳证明;《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东建〔2022〕4号,即“莞七条”)中的二(三)孩家庭可新增购买1套住房、“双(多)证房”认定为1套住房等政策仍适用于限购区域。

除上述调整外,居民家庭购买限购区域内的商品住房,购房资格核验按原政策标准执行。

东莞住建局表示,这是在前期已出台部分优化措施的基础上,借鉴省内外部分限购城市经验做法,加强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实施区域差异化限购的新举措。

事实上,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近年来,东莞市因城施策加强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特别是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连续出台“莞九条”“莞六条”“莞八条”等“组合拳”措施,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

东莞住建局表示,此次限购政策的优化调整,是近期根据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决策部署,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做出的举措。

优化住房限购政策之外,此次《通知》强调,落实金融支持政策,要求商业银行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合理增加房地产信贷投放额度,提高审批效率,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市场需求有待释放

对于此次优化调整限购政策的影响,东莞住建局表示,将有利于向中心城区和核心区域以外疏导住房需求,也有利于更好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合理购房信贷需求的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通知》指出,东莞市将继续实行住房限售政策,在《通知》施行之后网签的商品住房,无论位于限购区域还是非限购区域,均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后方可进行交易转让。

根据合富大数据,今年上半年,东莞全市一手住宅成交约10898套,成交金额约353亿元,均同比下降约50%;全市二手房网签套数约6234套,同比减少约55%。

不过,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进入5月,东莞新房住宅供应仍维持低位,受此影响,5月份东莞一手住宅网签1546套,环比下降15.7%,但月度降幅有所收窄。其中,城区片区回温明显,环比增幅超四成。二手住宅方面,东莞全市网签1319套,环比上升23%。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的背后是东莞市自今年二季度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4月29日,东莞市发布购房资格条件相关调整政策,自5月1日起,取消新入户购房“双半年”限制,落户即可购房。同时,降低社保和个税的缴纳时间要求,恢复个税购房政策、优化人才购房政策。

5月14日,东莞市发布“莞七条”,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的可以进行交易转让。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居民家庭(含本市户籍及非本市户籍),允许其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解决“一房多证”历史遗留问题,对居民家庭持有或购买“双(多)证房”但实质作为一套住房使用的,在核验购房资格时,该“双(多)证房”视作一套商品住房。

根据《通知》,下一步,东莞市将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研判,牢牢把握“房住不炒”定位,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