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业多关注舒马赫
当下,保业面对三重压力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多关保就业是注舒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保就业在促进社会稳定上也有重要意义。马赫在这个重要的保业时刻,多关注舒马赫(E.F.Schumacher,多关1911-1977),注舒特别是马赫他对中间技术的阐述,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保业 舒马赫是多关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其代表作《小的注舒是美好的》1973年出版,即将迎来出版50周年。马赫它早已是保业一部可持续发展的名著,所涉内容丰富,多关既有对现代世界和第三世界的注舒问题的阐述,又全面评价资源(教育、土地、工业资源、核能、技术),还对组织和所有权作了探讨。 “小的是美好的”作为口号已经越来越流行。书名有误导性,实际情况是“小的有时是美好的”。最优规模的大小取决于目标。合适的是美好的,才是真正的意思之所在。对于技术进步来说,同样如此,不是技术越发达,就越好,重要的是要切合特定国家特定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在建设现代社会。新发展理念所要塑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可以从工业社会的发展汲取经验和教训。 人类总是希望可以生活在美好的社会中。美好社会如何可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发展,从而摆脱贫困。仅仅经济增长是不够的,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贫困问题。舒马赫所希望的是在发展的同时,解决贫困问题。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密切。一般说来,经济增长带来就业,但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也可能是无就业的经济增长。不同技术进步所对应的就业是不一样的。资本密集型的技术进步,可能带来很低的就业增长率。从就业目标来看,并不是技术越发达,就越能促进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重要的是技术的适宜性。 舒马赫区分了三种技术: 一是将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本地技术象征性地称为“1美元技术”; 二是把发达国家的技术称为“1000美元技术”; 三是把某种介于二者之间的技术象征性地称为“100美元技术”,即中间技术。 舒马赫为什么会提出中间技术的应用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塑造的现代世界生病了,需要有人性的技术。 技术是人类的产物,技术又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舒马赫比较自然与技术,自然系统具有自我平衡、自我调整和自我清洁的功能,技术则不然,在大小、速度、暴力等,没有自我限制。现代技术带来了三重危机:压抑人性;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发出部分崩溃的信号;不可再生资源可能濒临枯竭。简单地说,现代技术让可持续发展面对严峻的挑战。 现代技术不能缓解世界的贫困,更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富国甚至也受失业问题的困扰。技术可以减轻人类的工作负担,减少了某些工作,但也增加了某些工作。现代技术的长处,是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人用手接触某种真实材料的熟练生产工作,大大减少基本生产的时间(舒马赫认为,农业和工业相比,农业不可或缺,但随着技术进步,人类投入农业的时间越来越少)。穷国解决贫困问题需要有人性的技术。能帮穷人的不是大规模生产,而是大众生产。前者需要大量资本,需要大量能源投入,需要节省人力的精密技术;后者可以动员所有人都拥有的无价资源(聪明的大脑和巧妙的双手),并且用一流工具为他们提供支持。上述三重危机由大规模生产技术所带来,而大众生产技术有利于去中心化,与生态规律相容,对于稀有资源的使用很温和,旨在为人类服务,这样的技术是中间技术(“100美元技术”)。 中间技术,是远远好过过去的原始技术,又比富国的超级技术简单得多、便宜得多、自由得多。除了必要的知识之外,还要有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中间技术才能得到推广。 在他看来,中间技术的应用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后退到过时的方法上;中间技术不能适用所有情况,但适应范围很广。中间技术的生产率比当地技术高得多,但比现代工业高度依赖的复杂技术便宜得多。中间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对应于中间技术的就业岗位的创造,无论是从融资,还是从教育、才能和组织能力等来看,是当地少数创业者“力所能及”的事。他还指出中间技术的优点,包括可以更平稳地融入当地环境;设备比较简单,容易被人理解,适合现场维护和修理;人员更易培训,监督、控制和组织更简单;对于未知困难的抵抗力也更强。中间技术,实际上是适应性技术。 舒马赫也深知中间技术反对的力量,如这是在隐藏最好的东西,忍受低级过时的东西;应用中间技术需要国内保护,不适合出口;中间技术不是普遍适用的,有些产品只能通过现代工业生产出来。对此他逐一驳斥。 发展中国家经常面对大规模失业和大规模城市移民问题,二者又是互相增强的。发展中国家就业机会本来就非常有限,穷人无法通过就业摆脱贫穷,存在就业不充分或完全失业问题。穷人没有土地或拥有的土地很少,就流向大城市,找不到工作,也没有住房,但穷人还是会涌向城市,因为农村就业机会更少,城市机会似乎大一些。对穷人来说,就业机会是最大的需求,即使工资很低。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出版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依旧不同程度存在,只是存在方式有所变化。我们看到,有些人从大城市回流到小城市,发现小城市的机会还是不如大城市。 就业关乎社会稳定,历来是政府关心的首要问题。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贯彻新发展理念,首先是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要求在关键领域的技术有突破,同时呼唤有高于现有本地技术的中间技术的应用。这样的技术与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是吻合的,需要鼓励。中小微企业在促进充分就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上有重要作用。对于它们来说,中间技术可能更适合,容易引进,容易消化,容易推广,容易获得比原先技术更高的生产率。中间技术的应用带来更多的就业,这对于保就业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所需要的是包括中间技术在内的一个技术体系。 舒马赫在《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一书中,将自己所关注问题分为两种,一是收敛问题(汇聚性问题),一是发散问题(发散性问题)(这是G.N.M.蒂雷尔(G.N.M. Tyrell)提出的)。前者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解决,后者是仅靠逻辑推理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伦理层面的问题。前者有标准答案,后者却没有。物理学和数学关注收敛问题,经济问题往往是发散问题,仅靠逻辑推理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能力。发散问题需要有不同的应对之策。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必须立足国情,对于就业问题较为突出的国家来说,需要有相应的策略,才能避免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现代化陷阱。舒马赫所强调的中间技术的应用,或许不是最佳选择,但至少在保就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上,对于中国肯定有启发意义。 (作者杨志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贸经济》《财经智库》副主编,著有《新中国财政政策70年》《大国轻税》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增收不增利、复购创新低 泡泡玛特靠出海自救?
- 多只绩优基金大举限购了,投资者该怎么办?
- 杭州银行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净利润同比增加31.67%
- 因贷款管理不到位 工商银行三家支行合计被罚60万元
- 良品铺子遭高瓴“清仓”,三只松鼠被IDG“抛弃”,零食赛道不香了?
- 暑期前半程长线游复苏 后半程周边游火爆
- 又见疯狂的“石头”!昔日地里随处可见,如今成“金疙瘩”!光伏能源、航空航天都离不开“它”
- 郭明錤:苹果新款MacBook Pro和iPad Pro即将量产
- 国家卫健委: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
- 投保交强险遭拒绝、拖延、捆绑销售!部分险企违法行为曝光
- 北京海淀1+1大厦下午突发火情,现场浓烟滚滚,已被扑灭
- 惠而浦上半年净亏损缩窄至1127万元,内销收入下滑明显
- 瑞士信贷跌超5% 预计Q4税前亏损高达15亿瑞士法郎 准备筹集新股本
- Wedbush:iPhone14供需稳固 给予苹果“跑赢大盘”评级
- 中国再保险上半年净利润降58%,对长城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逾5亿
- 全部下架!“小天才”涉黄涉暴被京津冀消协约谈后整改
- 麒麟电池有计划供货给特斯拉吗?宁德时代:供应链合作信息属商业保密范畴
- Valve新宣传手册透露下一代Steam Deck将更加强大
- 乘联会崔东树:7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升至68%
- 加大传承补助支持力度、促进合理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速落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