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银行账户管理趋严,浦发、农行等银行下调线上交易限额
银行正不断加大对个人账户的个人管理管理力度,继清理“睡眠账户”后,银行易限又有多家银行下调了线上相关业务的账户交易限额,涉及个人网银转账、趋严非柜面业务等。农行 近日,等银调线、行下、上交龙海农商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发布公告称,个人管理将调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非柜面业务限额,银行易限不过对于具体调整金额和范围,账户各家规定有所不同。趋严记者了解到,农行在调整之后,等银调线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向部分银行申请提额。行下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调整线上交易限额主要为加强风险管理,有助于从源头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遏制跨境赌博,保障资金安全。同时,考虑到此次银行调整范围多是针对一些“睡眠账户”,预计对其他用户影响相对有限。 线上交易限额下调 具体来看,浦发银行杭州分行日前发布了关于调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非柜面业务限额的公告,称为保障账户资金安全,近期将根据客户在该行预留的基本信息及账户使用情况,适当调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非柜面业务限额。在此之前,浦发银行福州分行、长沙分行、成都分行均发布了类似的公告。 农业银行也于近日发布了关于调降部分客户网络金融渠道交易限额的公告,称近期电信网络诈骗频发,为保障账户和资金安全,落实监管规定,该行会陆续对部分个人网银及掌银转账限额进行调整。不过,记者了解到,该行限额调整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账户的要求有所不同,具体需结合个人账户实际使用情况及当地相关政策。 农行同时提醒道,若客户需要提升线上转账限额,可携带相关证件和银行卡,到任一网点进行办理,部分地区因当地监管要求,可能需要提供其他辅助证明材料,具体可咨询当地网点。 龙海农商银行于4月9日发布了关于批量调整存量个人结算账户非柜面业务限额的公告,称为进一步提高该行账户风险防控能力,将于2022年4月20日开始批量调整存量个人结算账户非柜面业务限额,将通过参考客户预留的个人信息(年龄等)、近6个月收付款交易金额、笔数以及账户余额等因素,对账户进行风险分级分类后设置不同档次的非柜面业务限额(柜面交易、收款业务不受限)。 根据公开信息,所谓“非柜面业务”,主要指不在银行网点柜台办理的业务,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关支付、快捷支付、销售终端(POS)、自助柜员机(ATM)等业务。综合多家银行公告来看,这一业务限额的调整主要是银行机构为了落实相关要求,防范电信诈骗,保障账户资金安全等。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线上业务限额过大,对于少数大额转账、支付及交易能带来便利,但万一客户遭遇“钓鱼网站”,可能面临大额资金财产损失风险。下调限额能有效降低潜在风险,更好保护广大客户财产安全,保障客户账户和资金安全,防范钓鱼网站与电信诈骗。 另从下调的范围来看,记者获悉,多数银行主要是针对一些长期不使用的睡眠账户,或者是一些小额账户,比如一年内未通过电子渠道进行过交易的账户等,这类账户由于使用频率较低,往往潜藏着较大风险。 中国银联此前发布的《2021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睡眠卡”潜藏账户风险。存在多张“睡眠卡”的受访者遭受资金损失的概率更大,受访群体有超过3%的持卡人曾出借银行卡牟利;同时,拥有10张以上银行卡且发生损失的受访群体,人均损失金额超过3000元,高出受损人群平均损失金额的50%。 “银行这些账户都有可能被电信诈骗分子利用,威胁用户的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除针对特定用户外,多家银行的限额政策仅针对部分地区。整体而言,在当前限额政策下,绝大多数的银行用户不会受到限额调整的影响。 银行加大个人账户管理力度 实际上,在调整限额之前,为了加强风险防范,多家银行已经开始对“长期不动”“一人多户”等个人银行账户进行排查工作,并对这些账户进行了功能调整,严格控制个人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总量。 比如,曾于1月开展了“长期不动”“一人多户”等个人银行账户(借记卡和活期存折)的排查工作。排查范围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个人长期不动的银行账户,即截至2022年1月10日,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未发生客户主动交易,活期账户余额低于10元,未签订信用卡、个人贷款还款及其他代收代付协议的账户,该账户功能调整为只收不付;另一类是个人开立多个结算账户,即同一客户名下持有4个以上Ⅰ类个人结算账户,且未在该行营业网点对使用多个账户的情况进行合理性说明,该账户功能调整为只收不付。 也于2021年12月末发布公告称,将对近三年(含)无交易,余额小于等于10元(人民币)的账户,以及同一个客户开立多个结算账户,即名下持有的4个(不含)以上Ⅰ类账户,开展排查,并按监管规定对上述账户暂停金融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管是调整限额还是清理“睡眠账户”,都是银行打击电信诈骗的防范之举。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此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有38%的网民表示过去的半年内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其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网民比例最高,占比22%;遭遇网络诈骗的网民占比16.6%。 央行披露的2021年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现实,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我国人均持有银行卡数量为6.55张。在业内人士看来,防范电信诈骗过程中,银行作为主要支付渠道,起着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银行加强对个人银行账户的管理力度正当其时。 相关监管部门也曾发布规定要求,银行应当对同一存款人开户数量较多的情况进行摸排清理,要求存款人做出说明,核实其开户的合理性。对于无法核实开户合理性的,银行应当引导存款人撤销或归并账户,或者采取降低账户类别等措施,使存款人运用账户分类机制,合理存放资金,保护资金安全;央行在召开的2022年工作会议中也明确提到,2022年将持续打击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和非法支付活动。 对于持卡人而言,业内人士建议,需管理好个人账户及二维码,做好睡眠银行卡及账户管理,切勿出借、出租银行卡及收款码,避免因个人账户被用于转移非法资金而受到关停账户惩戒和刑事处罚。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德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成本将比早先估计高出一倍以上
- 因未披露与原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往来等 美芝股份被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
- 北京今日新增一起中学聚集性疫情!市疾控倡导就地过节
- 郭广昌搭台,马云唱戏:百亿巨资上海联手拿地的“局”丨焦点
- 中银期货视频:股指下挫商品集体回落 原油有色领跌油脂走弱
- 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6.99,国家要出手吗?
- 世纪华通高台跳水
- 蔚来Q2单季营收首破百亿,Q3交付指引创新高
- 美媒:澳大利亚认识到中国消费者不可替代
- 四川泸定地震牵动人心 多家上市公司火线报平安
- 腾讯成三星财险第二大股东后,任汇川被董事会指定代行总经理职权
- 华伍股份:拟1亿元至1.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 巴菲特继续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股份 “股神”今年在日投资又大赚?
- UiPath重新定位或令收入承压 瑞穗将其目标价大幅下调至14美元
- 手机防窥膜伤眼?专家这么说
- SOHO中国两大创始人辞职,潘石屹张欣夫妇双双隐退
- 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机构名单出炉,23家商业银行、11家理财公司入选
- 蔚来Q2单季营收首破百亿,Q3交付指引创新高
- 光吃不动,韩国年轻人肠癌发病率全球第一
- 拆解新能源车产业“利润链”:锂盐傲视群雄 隔膜“闷声发财” 电池、整车承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