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楼市开始骚动
距离本轮楼市松绑,很多地方已经过了5个月。楼市 2021年12月6日,开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骚动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很多地方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楼市 这标志着“楼市调控政策拐点得以确认”。开始 政策转向后,骚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很多地方“救市浪潮”。手段也是楼市“五花八门”,取消限购、开始降低首付、骚动降低利率、很多地方提高公积金额度、楼市直接发放购房补贴等等。开始 目的只有一个,“支持”、“促进”楼市回暖。 虽然全国楼市整体依然冷清。但在局部地区,已经开始出现“躁动的迹象”。 1 成都 去年11月份,成都二手房交易量突然暴增,当月成交5659套,环比激增168%。 随后几个月,二手房交易量持续放大。3月份更是创下了单月成交13858套的记录,四月份成交量也达到12443套(是2021年4月成交量的3倍)。 不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成都二手房交易价格是“下跌的”。 也就说,一方面二手房东在积极降价,寻求成交可能;另一方面一大波购房人不再等待,积极下手了。 当然,二手房成交量上涨可能还有另一个显性的原因,即:去年以来的头部房企暴雷潮,打击了期房购买信心,转而买入二手房。 截至发稿,成都尚未出台任何实质性的“调控松绑”政策。 仅有的政策是,按揭贷款利率降低了、放款速度提高了。银行按揭也不再参考“二手房指导价”了。 真正厉害的政策,比如复杂的分区限购、限贷、限售、限离(婚)、增值税“5改2”等政策,一个也没放松。 成都新房方面,其实压力挺大的。 从数据可以看出,最近3个月,成都新房成交量基本在1万套至1.32万套之间,如何来看待这个数据? 2021年成都市商品住宅累计成交了18.73万套。照此计算,相当于每月平均成交1.56万套。也就是说,目前的新房成交量水平,比去年平均水平低了20-30%。 5月13日,网络上流传了一张成都拟放松调控政策的截图。不过未经证实。 成都当地业内人士也在纷纷猜测,“政策可能马上要来了”。 2 苏州 苏州,2021年GDP超2.2万亿,全国排名第六,超过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 经济实力第六的城市,堪称“救市心切”。 目前,在2021年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已有3个出了宽松政策。 但是,苏州最猛。 在本轮楼市松绑中,苏州前后两次发文,两次解绑。 4月11日,苏州将二手房的限售时间由5年改为3年;非苏州户籍购房的社保要求从3年内连续满24个月改为累计24个月;外地人卖房后2年内,无需社保或税单可直接购房。 松绑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楼市数据太差了。 根据克而瑞苏州房产测评统计,4月份苏州市区商品住宅的供应面积为22.95万平米,环比减少51.35%,同比减少80.04%;成交面积为39.84万平米,环比减少23.32%,同比减少57.37%。二手房方面,4月份住宅成交共计3174套,仍然低于3月份。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财政状况不太好,苏州1-4月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 不过,毕竟是强二线城市,苏州的新政很快产生了“发酵效应”。 据当地媒体报道,五一期间,苏州各大楼盘成交量开始回升。开发商也纷纷发布“劲销”“热销”等宣传海报,渲染市场回暖的消息。 虽然成交量回暖了,但价格仍然低迷,开发商纷纷让利促销。据统计,五一期间许多楼盘推出福利购房活动,包括7天无忧退换房、特价房、购房抵用券、车位抵用券、家电大礼包等。 5月9日,苏州出台第二波救市政策。二手房限售3年的限制被取消了;新房限售由3年调整为2年。非苏州市户籍三年内累计24个月社保改为连续6个月社保;同时,非限购区域房产不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 这次调整,可以用“无底线”来形容。政策的力度,甚至比很多三四线城市还要宽松。也是GDP十强里面,最为宽松的楼市政策。 随后,5月9日至10日,苏州2022年首场土拍取得“开门红”。15宗宅地全部成交,最高楼面价31046元/㎡,最高溢价15%。共斩获233.77亿元。 苏州可能要松一口气了。 3 北京、深圳 北京、深圳的回暖也主要体现在二手房成交量上。 数据显示, 北京二手房市场一季度成交约37220套,其中3月份二手房网签17085套,环比激增106.8%。 同时,4月份北京二手住宅网签14239套,相比于今年1、2月份高出很多。 北京二手房市场连续两个月放量,开始升温。 北京新房市场也迎来复苏。3月份以来,北京新房市场成交情况、推盘量、登记量等回升明显,甚至出现了近万人申购楼盘情况。 3月15日,北京永定府公布了意向购房人名册,9000多户购房家庭抢买391套房源。3月28日,永定府正式开盘选房,均价8.9万元/平方米,当天全部售罄,中签率4%。 4月4日,海淀区天恒学院里官宣143套可售房源已于当日15:40全部售罄。14034户家庭申购143套房源,申购比100:1,不到6小时全部售罄。 当然,火爆的主因还是价格“剪刀差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表示,北京楼市成交量最低谷已经过去,随着政策调控底部出现,北京有可能是第一个走出楼市低谷的一线城市。 和北京一样,深圳目前也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松绑”政策。 深圳的回暖,也主要体现在二手房成交量。数据显示,4月份,深圳二手商品住宅成交1860套,环比增长66%。 眼见深圳楼市有了回暖苗头,有深圳市民开始“坐不住了”。 日前,就有深圳市民在“领导留言板”写下了请愿书,希望“谨慎出台楼市刺激政策,以防暴涨,便于留下一些希望”。 4 全国楼市依然低迷 局部回暖,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纵观全国楼市,依然冷清。 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4月百强房企单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284.7亿元,环比降低16.2%;同比降低58.6%,且较3月降幅有所扩大。 救市效果,大不如前。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房住不炒”深入人心,人们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逐渐减弱,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已从市场上渐渐消失; 二是信心不足。受到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购房者的收入预期下降,不敢轻易买房; 三是去年头部房企暴雷潮,很大程度打击了购房者信心,大家都担心买到“烂尾楼”。 全国尚未出台楼市政策的城市已经不多了。 除了几个“强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其他城市基本都放宽了。 5月11日,楼市调控“优等生”长沙也发布新政,即《关于推进长沙市租赁住房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盘活存量房的试点实施方案》。此次政策明确,如果房屋出租出去,则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该新政也“广泛好评”。 5月13日,网络流传杭州也可能发布楼市刺激政策(图片如下),不过依然未经证实。 今年楼市,还能回暖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会更强 建议推进TLAC工具的外源补充
- “三桶油”前三季度净利润超2800亿元创纪录,油市下一步怎么走?
- RCEP和“一带一路”引领 外商投资福建较快增长
- 一周内,接连被罚近20亿元!这一互联网巨头,发生了什么?
- 法驻华大使:马克龙希望再次访华
- 猪八戒网IPO再冲刺:毛利率近六成仍亏损,曾经的伯乐已成失信人
- 保障升级 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开放预约
- 房企入股券商?请说明目的!这家券商72.5%股权变动新进展,离国有化还有多远?
- 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加诺夫坠亡,死因调查中
- 员工“逃离”后,富士康最新通知不再提需“隔离满7天”
- 品牌需要有趣,但更需要灵魂
- 美尔雅期货:月K线七连阴,沪锡可以抄底了吗?
- 波导股份:不存在荣耀手机借壳上市事项
- 华融之后再迎新“白衣骑士” 中国信达入局中南建设纾困
- 隔夜要闻:美股收高 科技股巨头本周被“血洗” 马斯克刚接管推特便遭欧盟警告要守规矩 美联储加息或将继续
- 破产危机后,万亿银行巨头惨亏300亿,裁员9000人!中国区CEO发声
- 欧洲能源危机蔓延 谁在捞金?
- Pinterest第三季度营收6.85亿美元 同比转盈为亏
- 网易云音乐丁博被曝离职,张栋任CEO,音街App关停,但有人士称“没有听说张栋要担任CEO”
- B站《三体》动画定档12月,大IP“开发”牵动多家上市公司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