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创新没有国界,但上海是产业落地非常好的地方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一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张文让世界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宏创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新没重要性。那么,有国如何凝聚上海力量,上海共同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产业 11月14日下午,在第二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开幕式上的落地圆桌论坛环节,中科院院士、非常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地方中科院院士、张文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华良,宏创好中科院院士、新没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等三位嘉宾,有国从创新、上海研发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探讨。产业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担任了这一环节的主持人。 陈凯先:中国新药研发态势强劲,不过新靶点、新作用机制的原始创新药少 “我自己觉得,大家还是非常忧虑的,共同忧虑的是什么呢?我们生物产业未来往哪里走?下一个创新点在哪里?我作为临床医生,对于科学创新的期待是非常高的,我也跟今天坐在台上的三位科学家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想把自己所做的研究与整个产业和临床应用联结在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张文宏表示,正是因为大家对生物产业前景有巨大不确定性,就像医疗创新的不确定性,以及创新出来之后的落地也有不确定性,所以一直在思考,生物医药产业如何往下一个阶段走得更高、更远。 陈凯先认为,当前,全球卫生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人类健康问题看起来还是非常严峻。传染病全球暴发、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也在增多,各国医疗负担也在不断加重,这些问题错综复杂,使得人类面临很多健康问题的挑战。 “我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药技术委员会的主席顾问,亲身经历了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发展历程。目前中医药走出国门,我国已经和几十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中医药合作的协议,这些标准已经在国际上18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有80多个重要的标准已被欧盟药典采纳,已经有15个中药、56个标准被美国药典所采纳,目前正在制定的国际标准还有30多个。” 陈凯先说。 陈凯先表示,由此可以看到,中医药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在“一带一路”国家中,这方面合作有更加紧迫的需求和更加广泛的带动作用。 他说,中国的生物医药走过了从仿制为主逐渐向自主创新发展的过程,这中间非常有代表性的重大举措,就是国家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一直实施到2020年底收官。二十年的努力奋斗,可以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18年,我国的研发新药有10个,到了2019年就变成12个,2020年变成15个,2021年国家创新药的研发批准上市有30个。我国的新药研发在国际上已经达到相当强劲发展的态势,按照我们研发新药数量的比重来讲,中国在第二梯队国家中名列前茅。不过,新靶点、新作用机制的原始创新药还少,这需要今后进一步加强。 张文宏:上海是产业落地非常好的一个地方 蒋华良说,在去年的首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张江AI药物研发联盟成立,这个联盟后来发展到了二十多个成员,今年又要加入十个成员。如今,这个联盟当中不仅仅是张江、也不仅仅是上海的成员了,包括齐鲁药物、恒瑞药物、罗氏等也加入进来,北京和深圳的几家公司都在上海开设了研发中心,“所以我们想,这个联盟要继续做下去,也会变成一个共同体,分享全球、中国、上海的成果。” 蒋华良认为,上海特别是张江一定是AI制药的一个集聚地,AI肯定是今后制药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我现在觉得,看到免疫专家我都吓得要死,因为我们现在基本上什么病都用免疫来解释,新冠重症患者为什么死亡?因为免疫过强了;为什么会生肿瘤?免疫监测不行;治疗怎么办?免疫靶向治疗。好像世界上所有的医学除了免疫学就没有其他医学了,所以我不知道董晨院士是怎么考虑的,在新的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免疫学如何占领自己的领头地位,又怎样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发展?” 张文宏抛出问题。 面对主持人张文宏抛来的这个刁钻问题,董晨接话道,“文宏这个问题很好,免疫学确实跟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科室都会碰到免疫学的问题,所以免疫学家一方面要好好研究自己的领域,另外一方面也要深入到临床问题,及时跟人类健康的一些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既有原创的基础研究,同时也能够跟临床的问题结合起来,这就是最好的转化医学。” 张文宏在主持发言时谈到,最近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颁布,让很多人对未来有更多期待,相信中国有能力支撑我们走出疫情,生物医药的支撑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张文宏同时表示,创新没有国界,但是产业落地有地方,无论你在哪里创新,“总归要找一个地方把孩子生下来”,上海应该是产业落地非常好的一个地方。今年,上海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约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产业在上海落地,创新孕育出健康强壮的“宝宝”程度更高。 “今天开幕的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让我相信,(生物医药)产业在上海落地肯定会赢得更好的未来。”张文宏说道。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钠离子和固态电池即将装车?比亚迪回应:均为不实信息
-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ESG投资是保险资金未来投资的主流方向
- 胡润发布U40青年企业家榜 总财富6780亿元
- 济川药业达成4亿元项目合作 前三季业绩双增完成考核目标72.35%
- 科创板两公司或被强制退市,中信建投、东兴证券要担责?
- 专家:扩大有效投资 积极财政持续发力
- 2022亚太电协CEO会议召开 促进亚太地区绿色能源跨区域流动
- 填补美元空缺?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阿根廷正式启动清算行服务
- 美方应准确理解中国防长的“硬话”
-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 酒香不怕海深 老尹家海洋宝藏酒海底窖藏版亮相2022成都糖酒会
- 交银国际:维持领展房产基金买入评级 目标价65.2港元
- 易会满:探索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 民政部等印发通知要求 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
- 现代牙科11月10日斥资9.13万港元回购5万股
- 燕之屋赚的钱去了哪里?近七成销售费用砸在广告上
- 泉果无限对话 | 石墨烯院士:基于“碳”的量子时代
- 巨子生物上市四天超涨40%,薇娅夫妇身价持续窜升近1亿
- 沙特企业成推特第二大股东,拜登:马斯克与他国关系值得关注
- 美国10月CPI今晚来袭!通胀继续破8?美联储政策困境难解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