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的卖方大佬: 曾经声名显赫,转型一年半后浮亏近25% 姜超会不会懊悔当年从研究转向买方投资的决定?
来源:华尔街见闻
若干年后,折翼姜超会不会懊悔当年从研究转向买方投资的卖当年决定?
作为卖方研究的大佬级人物,曾经研究所的大浮亏方投“扛把子”,姜超于2021年2月离开卖方,经声近姜究转决定加盟买方机构中泰资管,名显正式转型投资。赫转
在卖方多年积累下的型年向买巨大的市场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帮助他在当年4月就募集了一个私募产品中泰超新星1号。半后
然而此后的超会从研结果,真是懊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折翼一江春水向东流”。
承载着投资者热切期待的卖当年中泰超新星1号(后简称超新星1号),除了在成立后短期内站上面值过,大浮亏方投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浮亏状态(根据第三方发布的经声近姜究转决定产品净值)。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名显浮亏的时间和程度都在积累。根据wind统计(下同),至2022年10月,超新星1号一度深跌至0.6元以下。此后随着市场反弹,最新净值(截至2022年12月19日),也没有超过0.76元。
一年半以上的管理时间,浮亏依然逼近25%。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超新星未曾 “闪亮”
在天文学上,“超新星”指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的极其明亮的爆炸。
一方面它极其绚烂,另一方面,爆发后恒星也将坠入“黯淡”。
不知道,超新星1号的产品设计者在为该资管产品取名时,是否想到了这层含义。
实际情况是,中泰超新星1号在2021年成立后就直接“黯淡”了。
从基金净值的表现上,该基金在成立两个月后,就跌破面值,并一路向下。
先是在2021年末跌到了接近0.8元的位置附近(浮亏不到20%)。
然后,在2022年1季度直接“下挫”到了0.7元以下(浮亏30%以上)。
这还没有完,在反弹了一段后,该产品的净值在2022年3季度继续下挫,而且直接跌破上一轮低点。
这次回撤直至2022年10月跌至0.58一线才算止跌(浮亏超过40%)。
索性,该产品保持了相当的净值弹性,截至12月19日,该产品的净值历经大幅反弹,终于接近0.76元一线。
但无论是,全年深度浮亏的现实,还是明显跑输同期沪深300、中证500的表现。整个产品的过去一年零八个月的管理,难言让投资者满意。
布局成谜
姜超是如何一步步把这个资管产品拖入被动局面的,投资细节并不为外人所知。
但从该产品的相关介绍显示,中泰超新星1号的投资方向还是比较传统的主流资产。包括权益资产、固收资产和衍生品资产。
它产品的投资目标写的也表述的非常直接:
通过构建由优质权益类及固定收益类证券组成的现货投资组合,同时运用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管理系统性风险,争取在中长期跑赢货币平均增速,实现资产增值。
有心人曾经把中泰超新星1号的净值曲线和中证500、沪深300分别比较,发现该产品净值的波动风格还是更接近(即蓝筹股板块)。
另外,一些分析观点认为,2022年10月以后,该产品的反弹表现突出(涨幅超过26%)。
如果没有运用衍生品加杠杆的话,该产品的主要布局方向应该只有当时表现最凌厉的食品饮料行业,可能性最大。
攻守失据
在缺乏足够细节的情况下,完全掌握中泰超新星1号的业绩原因,并不可能。
但从净值等一系列信息推测,还是能够发现一些问题的。
首先,该产品大概率是没有很好的对冲风险,否则无法解释为何净值跌幅会远远大于同期的部分宽基指数。
其次,该产品对于重仓资产的收益性判断可能出了些许偏差。一些资深的专户管理人士认为,中泰超新星1号在管理中,很有可能阶段性的缺乏下行风险很小但上行空间较大的“阿尔法”资产。这导致组合中的资产更多的大跌大涨,大开大合。
其三,该产品应该没有很严格的降仓和止损操作。以至于一个产品的净值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连续跌破10%、20%、30%、40%四道防线。
这给后续净值反攻、扭亏为盈造成了比较大的难度。
机会损失大
而过去一年半的业绩“低迷”,预计也将给姜超的个人收入带来较大的影响。
他在卖方时,是王牌的分析师,派点丰厚、薪资过人,年薪酬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不是“难事”。
但在2021年转换至买方后,姜超不仅基本工资收入预计将比当明星分析师时大幅下降,而且个人奖金也将更多的和产品规模、业绩表现挂钩。
根据此前业内信息,中泰超新星1号的常规规模不到1个亿,资管机构实际可能获得的日常管理费收入预计不过是1~2百万元。
如果没有良好的绝对收益,带来更大规模和持续的业绩报酬的话,这个产品几乎不会给管理人创造多少奖金。
此外,业内还有信息称,中泰超新星1号在募集时管理人曾经认购1300万元。
如果信息属实的话,那么管理人在这轮管理中还要承担自投资产的浮动亏损,实际收益减少更加明显。
这条路太难
事实上,从首席分析师,尤其是首席宏观或首席策略师,转型到投资岗位,实在是条失败率很高的转型之路。
历史上,不少成名成腕的首席们在这条路上或悄然淡出、或铩羽而归。
其中曾经声名显赫的程定华,也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他曾经是安信证券公司前首席策略分析师,业内一度有“点金指”般神奇影响力。当年,无论是大型公募、大型私募甚至潜藏在水下的投资大亨,都非常期待和程定华的深度交流。
在他任职于安信证券期间,他所在的研究团队曾多次获得新财富奖项。
但这样的大佬,其实在转型私募后,也表现平平,最后也是悄然淡出。
再比如,曾任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总量团队负责人的李少君,加盟国君资管后,参与管理的多只FOF,似乎也没有表现足以信服业内的业绩。
这些大佬的表现,都再次验证了,从卖方向买方转型之路的残酷。
勇气可嘉
无论结果如何,姜超在这次转型中,“勇气”属实可嘉。
卖方向买方的转换,事实上属于“单向门”。
成功的话自不必说,如果投资“走麦城”,多数转换到投资岗的卖方大佬们,也很少会回身重新做分析师。
在一次活动上,姜超曾表示:我做了十几年宏观,有很多感受。最大的感受是人生其实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因为你会发现,有时候选择似乎比努力更重要。
站在2023年初回望,这样的总结其实是很具“前瞻性”的。
来源于资本深潜号 作者艾皛 编辑袁畅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责任编辑:焦点)
-
工商银行:个金业务营业贡献度超50%,私人银行客户数达21.6万户
8月30日,、、发布2022年半年报,工行并召开业绩发布会,至此,四大国有银行上半年成绩单出齐。总体看,上半年国有大行发挥银行业“头雁”作用,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稳经济大盘,各家大行上半年新增 ...[详细]
-
瑞达基金高管变动乱局:董事长代任总经理,离任总经理却继续代任督察长
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叶峰 在2021年频繁发生高管变更的瑞达基金,又有高管变动了,今日,瑞达基金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李湧代任公司总经理,原总经理夏萌因个人原因离任,值得一提的是,夏萌离任后继续代 ...[详细]
-
中新网4月8日电 据上海市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消息,因疫情防控不力,上海浦东新区3名处级干部被免职。详情如下:1.浦东新区区委委员、北蔡镇党委书记蔡永强,党委副书记、镇长徐建军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问 ...[详细]
-
据菲律宾《商业世界报》Business World)4月8日报道,菲统计署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2月,菲制造业产出指数同比增长84.3%,为近5个月最高增幅,高于1月的17.1%,更是远高于2 ...[详细]
-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研究金融分析师 张正阳近日加拿大央行副行长对于通胀的表态引发市场热议,其中核心在于加拿大仍致力于将通胀回到合理目标,还并保持弹性;但对于未来经济衰退的风险仍存疑虑,虽否定出现的严重 ...[详细]
-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宣布,4名太空游客组成的机组将于当地时间8日乘坐载人“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图片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详细]
-
67岁的张清海日前辞去了上市公司科迪乳业董事长职务。伴随母公司科迪集团破产重整迎来意向投资人,科迪乳业正逐渐告别创始人时代。从20世纪90年代流行广告语“科迪汤圆团团圆圆”,到2016年打造出网红产品 ...[详细]
-
宏光MINIEV GAMEBOY上市起售价超5万元 上汽通用五菱明年力争纯电车年销10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李星 4月8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宏光MINI EV系列全新车型——宏光MINI EV GAMEBOY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5.58万~6.98万元,较其他宏光MINI EV车型售价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江西省樟树市被誉为“中国药都”,有着上千年的中药材种植、炮制历史,自古就是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美誉。《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了解到,樟树市近年来加强政策支撑,夯实一二三产 ...[详细]
-
“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号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编辑 彭友琦 素材来源 网络综合 责任编辑:张新燕 校对:张亮亮4月8日,有截图在各个网络群聊中流传称:“4月8日,上海疫情发布会宣布明起暂停所有团购,政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