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预测上海疫情,或5月底前结束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4月13日,南开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也对上海疫情做出了研判,大学底前得出的预测疫情基本结论是:上海市本轮新发疫情的发展,仍存在大的上海不确定性,或可期在5月底前结束。或月 相较兰州大学4月11日预测上海在5月3日就能实现零新增感染,结束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的南开此次研判更为保守,南开大学认为上海疫情停时(即零新增起点)在2022年5月14日至5月20日之间(最迟在5月底前),大学底前目前其处于上升阶段。预测疫情已在4月10日转入“受控”状态,上海是或月时其有效再生数的值为0.96,小于阈值1.0,结束随后一直下降到0.87。南开 兰州大学已经“收回”了对上海疫情的大学底前预测,其发布的预测疫情上海新冠疫情预测文章内容目前只有五个字:正在维护中。而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在4月10日发布的对上海疫情的研判结论也与兰州大学接近:或可期在5月初基本平复。仅3天后,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就修正了他们的研判,将结论修正为:或可期在5月底前结束。 上海疫情走势依然难以预测,4月13日又新增2573例本土确诊和2514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是3月以来新增本土新冠感染数量最高的一天,上海已经连续7天日新增本土感染数量在2万以上,本轮疫情本土感染者数量累计已超28万人。 根据4月9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消息,上海已建成100多个方舱医院,床位数逾16万张。其中,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是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共有5万张隔离床位,于4月13日全部开启收治模式。 而截止4月9日,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感染者已超17万,4月10日至13日,又新增10万多感染者。4月13日,上海市本土病例出院737例。以上海新冠感染者的新增速度,方舱医院建设速度将很难追上,而且随着适合建设方舱医院的场馆陆续改建完成,在哪里建也将成为问题。 4月11日,上海已经将坐落于黄浦滨江的一幢17层写字楼改造为方舱医院,共改造出3650张床位。这也是上海首次将写字楼改造为方舱医院。 写字楼改造的方舱医院床位 图片来自房屋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将轻型病例从收入定点医院改为集中隔离治疗,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是否也会做出相应调整,一直是公众关心话题。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对无症状感染者的要求是,应当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目前第九版防控方案尚未发布,现行做法是无症状感染者也收入方舱医院隔离管理。 4月13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号“中国疾控动态”发布了《居家隔离人员防控要求》一文,对居家隔离的防护和管理进行科普。这篇文章引发了许多人对无症状感染者是否要落实居家隔离了的猜想。 但随后中疾控就在这篇文章评论区明确了居家医学观察管理对象:1.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特殊人群;2.实施“7+7”的入境人员;3.出院后的患者和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4.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 关于无症状感染者可否居家隔离的问题,在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进行了答复。他表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是确诊病例的潜伏期,居家隔离除了可能会传播疫情外,也可能会对本人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如果出现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尽可能的送到定点隔离点去隔离观察。 附: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居家隔离人员防控要求》图文信息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证50指数上线 样本股成色几何
- 北京社区、村防控措施升级 严格24小时卡口值守 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
- 我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适应外部环境调整变化
- 未通过验收将一律停产,超1/3企业面临淘汰风险,这些兽药公司已拿证
- 多家上市公司预中标特高压工程 业内期待直流项目进入核准高峰
- 美国“奶粉荒”有解了!拜登宣布放宽配方奶粉进口,远水能否解近渴?
- 海南瑞泽:公司实际控制人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 涉及款项10.37亿元
- 汽车下乡政策6月初有望出台 每辆车或补贴3000元-5000元
- 法拉第未来再次推迟FF 91首批交付时间
- 碧桂园拟于6月发行供应链ABS 第二单民营房企信用保护凭证业务有望落地
- 已有14人被查处!信贷审批腐败隐蔽复杂?国家重拳打击!
- 收评:港股恒指涨3.27%恒生科指涨近6% 长城汽车涨12%阿里涨超7%
- 突然终止高溢价收购瑕疵标的,豪森科技也觉得不划算?
- 燕之屋冲A:毛利率超五成背后一系列问题待解
- 西班牙和摩洛哥重新开放陆地边境
- 普京: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本质上是在研发生物武器
- 卡塔尔为何这么有钱?
- 4月新能源车销量与股价齐跌 但电池原材料价格已回落 行业已迎来转折点?
- 华商亲历美国通胀下生活:房价翻倍,太缺工只能招到老年人
- 外交部:中方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无理打压特定国家和企业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