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发放山寨职业资格证书的网站被查处关停
本报讯(记者王维砚)“不限学历专业,发放1500元可以直接报考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线上培训、山寨考试,职业资格证书站被考前发押题密卷,查处考试通过率98%”“持证上岗,关停年薪15万~50万元”……有的发放培训机构打着“职业资格”的幌子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夸大证书“含金量”误导求职者的山寨不法行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日前,职业资格证书站被两家打着“职业资格”幌子发放“山寨证书”牟利的查处网站被查处关停。 记者从人社部获悉,关停这两家被关停的发放网站,一家冒用“中国人事考试网”网站名称和单位标识,山寨故意混淆概念、职业资格证书站被误导社会;另一家名为“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网”,查处在网页标注“工信部已备案”“官方认证”等欺骗性字样。关停 今年3月,人社部、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进行网络治理。治理范围和内容包括: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虚假或夸大宣传,违规培训、违规收费,故意混淆概念、误导社会的炒作和涉嫌欺骗欺诈等其他违法违规情况。 据悉,我国职业资格实行清单式管理。2021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包含72项职业资格,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项(准入类33项,水平评价类26项),技能人员13项。目录内的职业资格均明确了实施部门或单位,证书可通过中国人事考试网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官方网站进行查询。任何机构或者单位不得再自行设置实施职业资格。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认为,我国在新职业、新工种领域,相关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相对滞后,缺少官方认可的备案机构满足劳动者“自我增值”需求,让一些机构有了“可乘之机”。 “一般来说,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王霆建议,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真正提升职业证书的“含金量”,让市场去验“证”。 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将研究建立常态化打假工作机制,维护考生和求职者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广大从业人员自觉抵制“山寨证书”。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社会面病例增多是否与取消次密接有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回应来了
- “台版N号房”嫌犯羁押中死亡,曾诱骗500人拍不雅照
- 珍惜吧!A股最后的核准制新股
- 大量接洽广告商:微软寻求ChtaGPT版Bing变现渠道
- 弘亚数控:实控人因涉嫌内幕交易A股某上市公司股票遭证监会立案
- 民航业开门红
- 东方甄选的戏快唱完了?
- 日调用超3000亿次!高德地图实现北斗主导定位
- 新能源布局加速落子 风电光伏建设正酣
- 卖爆了!百亿A股龙头发布利好!黄金大热,珠宝商抓紧线下布局
-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中美接触情况
- 摩根大通:土耳其地震经济损失或高达250亿美元
- 【育儿科普】宝宝牙缝很大,吃饭塞牙,正常吗?
- 证券日报:提振住房消费首先要稳住房地产市场
- 新征程、新战略、新跨越,从超级品牌节透视夜郎古酒的雄心与四大发展逻辑
- “降低法定婚龄”不是提高生育率良方
- 开盘:美股周三开盘涨跌不一 市场等待联储会议纪要
- 【数码大白话】旗舰为何偏爱一英寸大底 高像素真被抛弃了?
- 年报逾期、信用修复要收费吗?不收,谨防诈骗
- 美国底特律郊外一列载有危险材料的火车脱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