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教育局回应“加大男教师招聘力度”:按工作特点,一般不限性别
近期,西安性别有陕西西安网友通过“领导留言板”建议,教育局回教师在教师招聘中考虑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应加加大对男教师的大男点般招聘力度。西安市教育局答复称,招聘作特教师公开招聘计划是力度由用人单位根据编制空缺情况和岗位需求进行申报,按照教师岗位工作特点,按工一般不限定性别要求。不限 上述网友提到,西安性别西安教育提升三年计划以来以招聘了两万多名教师,教育局回教师但绝大多数都是应加女性,现在中小学尤其是大男点般义务阶段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男性学习师范类专业的招聘作特人数本身就少,再加上相当一部分男性毕业后不从事教师行业,力度造成了现在普遍存在的按工男教师荒,希望政府考虑现实情况招聘时能兼顾学科和性别比例加大对男教师的招聘力度。新版教师法中明确规定:在教师招聘中应以德为先,择优录取,并且要按需兼顾学科、性别比例等问题。 西安市教育局表示,根据人社部《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条件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规〔2017〕17号),用人单位要根据招聘岗位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招聘岗位条件,不得设置指向性或与岗位无关的歧视性条件。教师公开招聘计划是由用人单位根据编制空缺情况和岗位需求进行申报,按照教师岗位工作特点,一般不限定性别要求。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年来,多地出现提升男性教师比例的建议,部分地区通过明确岗位设置比例来调整教师性别结构。 去年8月,山西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在答复委员提案时提到,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中小学专任教师中,女教师比例在高中、初中和小学阶段分别为47.66%、49.48%、57.95%,10年后,这3个数字分别增长为54.73%、53.2%、69.98%。由此可见,中小学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失调不仅在我区存在,也在全国范围内存在。 小店区教育局介绍,近几年,我区采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招聘了一批年轻教师。在我区每年招聘的小学教师中,女性毕业生占多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男性毕业生报名人数较少。由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政策规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允许设置歧视性条件,因此在招聘男女结构比例方面不得设置指向性或与岗位无关的歧视性条件。在2021年的太原市专项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中,我区教育系统引入100名优秀人才,教师岗位的设置比例按照男女1:1设置,采取这种分性别招聘的方式,避免了应聘者可能均是女性的情况,为男教师的引入提供了平台。 去年9月,山西长治市教育局在答复“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亟待关注”时指出,该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当前师范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根据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有硕士生中,男生只有22人,女生206人。在本科生中,男生也只有66人,女生841人。在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硕士生中,男生11人,女生256人;在本科生中,男生57人,女生833人。另一方面,已经毕业的师范生中,还有很多男生不愿从事教师行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待遇水平低,工作繁忙责任重,社会对男教师认同感低等种种原因影响了男生进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长治市教育局称,2019年6月,长治市出台《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其中明确规定“教师招聘按男女1:1比例设岗,分别择优录用,逐步解决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问题。”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教师招聘按男女1:1比例设岗政策,当年全市新招聘男教师由上年的31%提高到43%。随着以上政策的持续实施,全市基础教育阶段男教师比例过低的状况应该会逐渐得到改善。 去年11月,内蒙古准格尔旗人民政府答复“关于幼儿园、小学应增加男教师比例建议”时指出,现全旗在职在岗教师中,男教师占比为27.6%,女教师占比为72.4%;其中,小学阶段中,男教师占比为26.2%,女教师占比为73.8%;学前教育阶段中,男教师占比为9.7%,女教师占比为90.3%,基本呈现学段越高,男教师比例越高趋势。 准格尔旗方面称,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我旗在幼儿教师招聘中明确规定男女教师的招考比例,2019年幼儿教师招聘65名,其中男幼师20名,占比31%。2020年幼儿教师招聘50名,其中男幼师12名,占比24%。通过设定男女比例招聘,幼儿教师男女结构、学科结构得到了全面改善。下一步,我旗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和引进中,进一步合理设置性别比例,改善教师男女比例问题。 此外,在河北昌黎,有人大代表提出了“改革教师招聘制度,设置专项招聘计划”“对需要男教师的学科,可适当放宽招聘条件”“留专门的名额给那些希望从事教育事业的男生报考”等建议。 昌黎县教育体育局答复称,就全国范围来看,中小学教师队伍当中女性的比例远超其男性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而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也相当令人忧虑。但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条件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规〔2017〕17号)文件规定:用人单位要根据招聘岗位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招聘岗位条件,不得设置指向性或与岗位无关的歧视性条件。目前,教育系统通过教师招聘的方式调整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尚缺乏政策依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外运11月23日耗资约491.48万港元回购209.6万股
- 大数据如何支持做好上海后续防疫工作?专家解答
- 浙商策略:年初以来“三低”策略持续跑赢 配置价值开始显现
- 西部策略:货币政策仍然有一定宽松空间 市场对于价值板块的关注点将重新回归基本面
- 比亚迪:暂时没有收到继续上调价格的通知
- 电商SaaS服务企业集体“入冬”
- 利率下行 投资机构抢购车贷类ABS
- 董希淼:个人碳账户要叫好又叫座
- 央行银保监会召开信贷工作座谈会 强调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 10余个省市高速管控封闭、3000万货车司机或被困于物流……交通运输部回应
- 这类基金业绩领跑!基金经理:板块行情二三季度还可持续
- 外资流出超500亿却增持两大主题 供应链扰动成最新关注
- 退市常态化: A股市场在渐进中重塑“生态圈”
- 深圳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开幕 深圳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 张伟丽VS乔安娜二番战敲定,6月11日决战UFC新加坡
- 重磅!71岁的王石“重出江湖”,新公司要赴港上市,还布局电动汽车
- 北京2021年行业薪酬排名出炉 货币金融服务行业最高
- 这些民众的诉求,上海听见了
- 中国游戏海外“淘金”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15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609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