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迫在眉睫
炒股就看,加快建设睫权威,废旧专业,动力电池及时,回收全面,利用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体系 原标题:今日视点:加快建设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迫在眉睫 来源:证券日报 李春莲 8月1日,迫眉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建设睫国家发展改革委、废旧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动力电池《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回收促进钢铁、利用铜、体系铝、迫眉铅、加快建设睫锌、镍、钴、锂、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部门联合发文强调,要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2月份,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中强调,推进再生资源规范化利用,并针对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单独作出指导说明。 政策层面不断呼吁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具有多重用意。 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给动力电池相关产品的供应,缓解目前锂资源焦虑情况。钴、锂等正极材料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价格持续上涨。其中,碳酸锂价格一年多时间上涨近8倍,上游高企的成本让动力电池企业和相关车企倍感压力。因此,通过加强动力电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可以缓解相关情况。 二是从动力电池的使用周期来看,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为4年至6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动力电池报废也进入高峰期,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大动力电池回收力度已迫在眉睫。 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如果废弃的动力电池处理不好或者流入非正规市场,其造成的污染甚至比燃油车更为严重,这也违背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由于技术不完善导致电池拆解处理仍存在一定污染;二是“小作坊”企业扰乱市场秩序,对动力电池的非科学回收造成资源浪费。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超过2000家,但是进入工信部“白名单”的企业仅有45家,这意味着不少动力电池在回收过程中并未被专业化“对待”。 随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逐渐清晰,资本迅速涌入。、、、等头部上市公司已开始加速布局。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锂电池理论退役量达51.2万吨,同年实际回收废旧锂电池共29.9万吨。初步推测2030年将有237.3万吨动力电池退役,对应1074.3亿元的市场空间。 在各路资本的助力下,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将不断升级,回收再利用体系也会进一步完善,让动力电池中所涉及的钴、锂等加快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循环,持续为“双碳”目标赋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期债有望再创年内新高
- 天然呆餐饮公司:关晓彤从未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工作
- 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聚焦全球变局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赵细康、白明、沈明高、罗志恒精彩观点
- Redmi 10 Prime+现身Geekbench,单核198分
- 小米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4020万台,同比下滑8.4%
- 财政部等四部门印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
- 诗尼曼IPO:因产品质量问题屡遭消费者投诉 大宗业务模式下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十四年打通所有堵点,中国二手车市场会迎来大爆发
- 11月22日盘前策略提示:年底前行业轮动 进攻之后是防御
- 多名用户称QQ被盗后群发涉黄图片,学习通否认盗号与其有关
- 三部门部署归集发布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岗位
- 微信宣布正式上线青少年模式支付限额
- 美团跌幅扩大至8%,公司即将公布第三季度业绩
- 聚酯半年度策略报告:成本端影响持续,需求恢复节奏将成关键
- 入局基因检测赛道,美年健康的“创新破圈孵化”之路真的走对了!
- 迈入“万店时代”!连锁药房龙头老百姓大药房扩张,正悄然加速
- 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 刚刚,3万亿腾讯突发“闪崩”,发生了什么?
- 瑞银:予普拉达买入评级 目标价50港元
- 重磅!2022年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议程发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