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油价下跌,美欧仍为通胀眉头紧锁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柳玉鹏】8月以来,下跌国际粮食价格和原油价格均降至俄乌冲突爆发前的美欧眉水平。但大宗商品市场的通胀逐渐冷却,并没有立竿见影地反映在美欧国家民众生活成本上,紧锁俄乌冲突爆发后,下跌美欧对俄制裁引发的美欧眉高通胀前景仍不乐观。德国联邦统计局10日公布的通胀信息显示,7月份德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5%,紧锁几乎同上月涨幅持平。下跌德国民众不得不面对牛奶价格上涨近一半的美欧眉现实。美国劳工部同一天公布的通胀7月CPI同比上涨8.5%,为2020年5月以来新低。紧锁不过当前美国物价仍居高位,下跌折扣店的美欧眉营业额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粮食问题不会消失 俄罗斯《独立报》7日报道称,通胀继3月份创下历史新高后,世界粮食价格已经连续第4个月下跌。俄罗斯的粮食价格也在下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食品价格较上月大幅下降,尤其是小麦和植物油的成本。追踪一篮子食品全球价格月度变化的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7月份环比下降8.6%。6月份该指数环比仅下跌2.3%。小麦、大豆、糖和玉米期货已从3月份的高点回落至2022年初的价格。例如,周五小麦合约收于每蒲式耳775.75美元,低于3月份时达到的近12年高点1294美元,接近1月份设定的758美元价格。 美国CNBC网站7日援引分析人士列举食品价格下滑的多方面原因:乌克兰和俄罗斯在7月底达成恢复通过黑海出口谷物的协议;多国农作物收成好于预期;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市场需求,以及强势美元。但需要注意的是,7月份的粮食价格指数仍比2021年7月高出13.1%。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市场、贸易和机构主管沃斯认为,在黑海仅仅运送几批粮食货物是不够的,“每月至少要运送30或40批货物,才能将储存在乌克兰的现有谷物以及即将到来的收成产品运送出去。”为帮助稳定市场,该协议需要在今年下半年继续生效,届时是乌克兰大部分粮食出口的时期。 CNBC援引荷兰合作银行农业大宗商品市场研究主管卡洛斯·梅拉的分析称,只要俄乌冲突还在继续,乌克兰的可耕地就可能继续遭到破坏,这将导致明年的农作物产量减少。消费者还可能会继续看到食品价格上涨,因为商品价格的变动通常需要3到9个月的时间才能反映在超市货架上。 “目前全球粮食市场的情况很复杂,特别是小麦。”《独立报》援引俄罗斯农业部长帕特鲁舍夫的话称,今年俄罗斯粮食产量可能无法突破1.3亿吨。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降雨和大风天气。目前的情况下农业机械负担大大增加,而外国机械在供应零部件方面存在困难。2022-2023农业年度,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风险。截至8月4日,俄罗斯已收获5650万吨粮食,比去年同期减少800万吨。俄罗斯可确保自己的市场不会有问题,但将重新考虑粮食出口计划。这可能会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俄HSE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奥斯塔普科维奇认为,明年世界粮食市场可能会出现短缺。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7日报道称,美国国际开发署负责人指责俄罗斯挑起世界粮食危机。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表示,美国试图将粮食危机归咎于俄罗斯是荒谬的。俄科学院安全研究中心专家布洛欣称,尽管俄罗斯在粮食安全领域做出努力,但美国故意夸大通过黑海港口出口乌克兰粮食的问题,通过对与俄粮食运输有关的公司实施制裁限制。美国对扰乱世界供应链和粮食供应负有主要责任。 美国不放过俄罗斯石油 本周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主力期货合约价格已经跌破90美元/桶,较6月高点的123元/桶回调超过27%。然而分析表明国际油价并非真正走入下跌轨道,不少产业投资者认为国际原油并非完全跌入“熊市”。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球石油市场库存整体处在低位,供应端不稳定局面及欧佩克+仍然坚持控制产量。 《独立报》称,参与欧佩克+协议的各国部长决定将9月份的石油产量配额每天只增加10万桶。这表明,欧佩克+无视美国要求增加产量以剥夺俄罗斯石油收入的呼吁。 今日俄罗斯网站援引俄Freedom Finance Global公司分析师米利恰科娃的话称,如果G7对俄石油出口实施限价,俄将停止石油出口,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价格很可能会升至每桶150美元或更高。过去6个月油价的上涨已经导致美国燃料成本的急剧上涨和创纪录的通胀加速。米利恰科娃称,拜登政府游说沙特增加石油产量,但沙特显然不会以牺牲同俄罗斯的关系为代价来增加石油产量。俄FG Finam公司分析师波塔文称,当今世界没有替代俄罗斯能源的产能。8月份开始,预计油价在年底前将在每桶98-113美元之间波动。如果市场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价格可能会更高。 同时,俄乌局势仍在直接影响能源供应。今日俄罗斯网站9日援引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的消息称,乌克兰国家石油管道运营商Ukrtransnafta 一度停止通过“友谊”输油管线的南部分支向欧盟输送俄罗斯原油,引发当天国际油价上涨。 涨价潮冲击持续 “通胀是否见顶?”德国《商报》9日称,经济学家部分同意通胀见顶的判断,但是认为未来通胀态势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据美国零售分析公司(IRI)的数据,通胀飙升正对美国人的餐饮支出造成严重影响,7月份美国食品杂货店的鸡蛋价格同比飙升47%。同时黄油价格同比上涨26%,包装面包价格上涨15%,冷冻食品上涨23%,速冻比萨上涨18%。 德新社10日称,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飙升和食品价格上涨在一段时间内助长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通货膨胀情况,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德国电信新闻网9日称,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购物篮中,共包含650多种不同类型的商品。7月份食品价格上涨幅度特别大,达到14.8%。调查显示,水果和蔬菜价格的上涨尤为明显:辣椒在最近4周内价格上涨30%,现在每公斤售价2.98欧元。洋葱贵了11%,土豆甚至贵了17%。有机全脂牛奶价格与上个月相比上涨一半。 德国媒体援引安联经济学家凯瑟琳·乌特莫尔的分析称,她认为欧元区通胀纪录将持续到9月。“通胀发展的初步趋势逆转可能要到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才会出现。”英国巴克莱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安·凯勒也有类似的看法。“对于欧元区,我们预计整体年度通胀率将在9月份达到9.6%的峰值。”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牢牢抓住能源转型牛鼻子——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更多存量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 英国拟到2030年将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至目前3倍以上
- 俄亿万富翁阿布拉莫维奇疑遭下毒
- 四川、重庆“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将如何更好服务“双城经济圈”?
- 佩斯科夫:俄罗斯不会无偿提供天然气,已着手拟定天然气出口的卢布结算方案
- 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全面注册制时机已成熟,券商应为支持实体经济做更多工作
- 快讯:消费电子概念股震荡走弱 歌尔股份接近跌停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举行——中投公司参与承办“全球市场与金融发展”平行论坛
- 调查| 喝茶、刷牙能“抗幽”?这些产品还要忽悠多久
- 泡泡玛特去年净利10亿,王宁称希望未来海外收入占比50%
- 南华期货:美联储官员鹰声不断 人民币以稳姿态面对
- 福建宁德:大黄鱼如何“游”回百姓餐桌
- 对华市场依赖“困扰已久”?大众将进军美国电动车市场
- 产品较大面积破净 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出手自购
- 美媒:俄乌冲突让五角大楼“莫名自信”
- 创业板30家央企上市公司名单来了,监管层两天三度表态聚焦国企估值体系,与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附股)
- 不断档不打烊,上海全力维护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 因“以不正当形式吸收存款”等7项违规,台州银行宁波分行被罚款230万元
- 美国欲治俄军“战争罪”! 网友:该治你自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