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这些问题还需要解决
转自:上观新闻 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工不少市政协委员都提到,产业上海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还有一些瓶颈需突破。规模 首先是不断高精尖人才缺口大。在市政协委员、但问上海荷福人工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锦霆看来,题还尽管上海在人才储备的需解数量和质量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人才结构和素质还未能满足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上海需要,“主要是人工高端人才匮乏,尤其缺乏具有创新特质的产业领军人才”。周锦霆还提到,规模目前上海的不断人工智能产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即大数据分析、但问云计算应用、题还智能制造等,在更核心的算法改进层面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参与,与国际水准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全国政协委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坦言,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研发和战略规划,“后果就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地基’不牢,很难形成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态势”。另外,虽然上海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人工智能或者大数据相关专业,但据王美华了解,很多技术只停留在实验室层面,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屈指可数。 市政协委员呼吁,希望相关部门结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特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落实一系列扶持措施,培育壮大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周锦霆建议,上海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尽快出台人工智能产业行业规范,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确保行业产出能符合国际标准。另外,针对人工智能产业特点,要将基础研究、创新试验、大规模生产等环节进行统筹,形成以科技企业为核心、以创新人才为要素、以产业集群为重点的产业链,建设具有创新力和高经济效益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集群系统。“政府部门要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人工智能产业的相关产品引入日常办公和公共服务中,为大规模量产做好铺垫。” 讨论中有政协委员提到,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很难避免个人隐私泄露等现象发生,某些行为在现有法律框架中难以被界定。王美华表示:“应制定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建议在全国率先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和权利。”此外,针对智能、无人驾驶等领域,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尽早推出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指导性意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洪俊杰 题图来源:海沙尔摄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张江人工智能岛 来源:作者:洪俊杰 茅冠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年末排名战打响,“独门重仓股”大涨!由“锂”转“芯”,这家公司净利大增143%!
- “五一”楼市冰火两重天:广深排队买房,武汉杭州新房成交面积腰斩
- 英国首相约翰逊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
- 隔夜要闻:美股连续第二日收高 马斯克据称最快三年内再次让推特上市
- 三部门部署振作工业经济,“组合拳”怎样加力
- 视频丨余华:用了微信,24小时都在上班
- 富士康高速路口“抢人”:有效出勤55天,就能拿到8000元奖金!
- 宅家吃饭不愁!北京商超上架各式预制菜,销量比疫情前翻数倍
-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主管:明年上半年或是最糟糕的时期
- 美国会警察因涉嫌在国会办公室发射武器被停职
- 富人的钱——拜登的新税收方案
- 直击业绩会|二季度盈利或修复?“宁王”多个热点问题最新回应来了
- “AI螺蛳粉”来了!百度积极布局培养“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助力产业智能升级
- 北京新增本土46+5,健康宝有重要升级
- 万物云上市遇“挑战” 证监会国际部提出九项问题
- 供给不足?没这么简单:人类为何无法摆脱“粮食危机”阴影
- 万国数据-SW发布第三季度业绩 经调整EBITDA10.67亿元同比增长10.9%
- 许家印:两次启动销售,都没有成功,我们压力之大,不可想象
- 美股跌幅继续扩大,纳指跌幅达4%
- 英国首相约翰逊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