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21》出版发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私人发展成就,也创造了规模巨大的银行国民财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发展发行2021年我国GDP达114.37万亿元人民币,报告位列世界第二。出版国民财富凝聚着广大人民的中国劳动心血和智慧结晶,专业高效的私人财富管理是包括私人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中最重要的银行参与主体之一,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不断探索新动能、发展发行新布局,报告取得了长足的出版发展。 全面反映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情况的中国专业、权威行业报告《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21》目前已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私人该报告是银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业协会连续第三年合作发布的私人银行业发展报告,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同编写,主编为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邢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副主编为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亮,清华五道口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高皓,中国高级业务总监宋建华。 《报告》从市场、机构、客户、投资、传承和战略等六个部分,总结了2020年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概况,研究探讨了未来私人银行发展模式。同时,《报告》深度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聚焦中国家族公益慈善领域,系统阐述中国家族公益慈善发展历程、实践方式和制度环境,并展示了我国私人银行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成功实践案例。 《报告》呈现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财富聚集效应突显,财富管理行业各类机构加速转型 2020年,我国GDP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我国GDP实现8.1%的增长率,继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向好带动了居民财富的增加。财富管理行业供给端的各类金融机构呈现出新模式、新产品、新格局的特征,转型态势良好。 二、中国私人银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与客户数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财富管理行业蓬勃发展 随着财富管理行业的参与主体丰富化、竞争白热化,未来,对银行内部零售、对公业务与投行业务协同整合的能力,将成为私人银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法宝。中资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从2019年的14.13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17.26万亿元,增长率达22.09%。私人银行客户数从2019年的103.14万人,增至2020年的125.34万人,增长率达21.53%。处于中资私人银行第一梯队、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引领行业发展。 三、新经济快速增长,多重因素引发高净值人群结构变化,资产配置意识和需求逐步提升 疫情进一步加速传统行业的优胜劣汰,资本持续涌向新经济。后疫情时代,“黑天鹅”事件逐渐常态化,地缘政治摩擦增加,各类资产价格高位震荡,进一步引发高净值人群对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等投资理念的重视。调研显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需求较往年有所提升。在选择财富管理服务机构方面,商业银行凭借坚实的信任基础,成为高净值人群的首选。同时,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开始应用保险、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财富管理和传承工具。 四、量化宽松下高净值人群对收益要求提高,投资目标兼顾流动性和收益率,海外投资心态更加谨慎 调研显示,高净值人群在2021年显著增加了对高流动性的银行理财产品及现金的配置,同时增配了公募基金和股票等资本市场产品。伴随着我国金融业持续深化的开放政策,金融业的双向开放推动QDII基金规模呈增长态势,居民财富管理的合理有序出海变得更为便利。本次调研中,五成以上的高净值人群配置境外资产的目的是分散单一市场的投资风险。在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的作用下,选择在美国和澳大利亚配置资产的高净值人群比例显著下降。 五、代际传承加速进行,大额保单、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家族办公室等传承工具的应用更为广泛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截至2019年底,我国居民总资产达574.96万亿元,全球财富市场规模排名第二,在世界前20大财富市场中增速最快,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在存量经济和全球低利率的环境下,富裕人群的财富规模增速明显。财富管理行业供给端的各类金融机构呈现出新模式、新产品、新格局的特征,转型态势良好。 六、私人银行应打造更全面、更深入、更立体、更绿色、更互惠的服务模式 财富管理需求日趋综合化和多元化,对私人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户结构的改变推动私人银行与客户交互模式的转变,这对私人银行建设多元化服务人才队伍、数字化客户信息收集及分析、定制化客户服务方案及实时有效的智能反馈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金融是私人银行的战略业务关键点,私人银行应提升对ESG投资的重视程度,积极倡导推广绿色金融产品,积极履行金融业的社会责任,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现。 七、慈善作为改善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高净值人群对公益慈善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上升 随着现代慈善公益理念的日益深入,高净值人群和民营企业的捐赠行为呈现出更强的组织性和持续性,更多地使用了专项基金、家族基金会、慈善信托等结构清晰明确、捐赠行为可溯的捐赠工具。私人银行作为具备专业运营、资源整合及综合服务能力的金融机构,应更加积极地将慈善事业纳入高净值客户服务的范围内,为公益慈善事业充当专业顾问,并利用规模优势为先富群体提供捐赠平台,有序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原标题:【新书上架】《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21》出版发行 (来源: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对话亚马逊智能硬件与服务全球副总裁:硬件对亚马逊具有重要意义
- 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见防弹少年团
- 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上海青浦打出“1+5”政策组合拳
- 已有10家俄罗斯航空公司开设S类别账户 以卢布对外支付飞机租金
- 连续两日新增破千!北京开始启用轻症方舱
- 6方面131条措施!广东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点来了
- 接连放大招!多地汽车促消费政策汇总来了,多家机构看好汽车股后市
-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斌被查
- 播撒爱与阳光!碧桂园江西区域开展“梦想益行者”公益徒步活动
- 金融反腐又一案 中国人保财险原总裁林智勇被查
- 外媒:欧盟或就禁运俄罗斯石油问题酝酿“备用方案”
- 郑州住房公积金新政策:调整租房提取上限
- 第三批可享增值税优惠药品清单公布
- 快讯:科创次新股持续活跃 莱特光电、禾川科技20CM涨停
- 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 爱奇艺吞下了那块“二向箔”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回升至24万 为8月以来最高水平
- 比亚迪:打击网络黑公关乱象,最高奖励500万
- 日本5月制造业PMI创三个月新低
- 天津: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 可获每人1500元扩岗补助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