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重仓”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3+5+X”体系,到2025年增加值破1.2万亿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张文卓 实习生胡新月 近日,重仓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刊载了《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广州提出到2025年,战略增加值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性新兴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5%的业构目标。 根据《规划》,体系广州将根据已有产业基础,到年补短板锻长板,重仓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广州囊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增加值破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性新兴产同时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重大发展平台为依托,业构努力构建“一核、体系两带、到年三城、重仓多节点”的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 在受访专家看来,广州虽然明确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线图”,但要仍要注意如何发挥需求引导供给的作用。这既需要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开拓更多空间,还需要跨区域的产业协同与互补,让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中涌现,借助市场规模优势,带动科技突破和应用迭代发展。 加快补产业短板 根据《规划》,广州未来要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具体看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五大新兴优势产业涵盖智能装备与、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未来产业则是瞄准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一批面向未来的前沿产业。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兼具针对性与实操性”是本次《规划》的鲜明特点之一,其不仅勾勒了未来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蓝图,更着眼于各个细分产业的发展短板,结合广州的产业链强链补链需求,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以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规划》提出,在芯片设计环节,要重点攻关无线通信、信息传输及处理、微处理器、传感器、存储器、射频收发器、定位导航、电源管理等关键通用和专用芯片技术,同时加大面向工业控制与驱动、汽车电子、超高清显示、医疗电子、智慧建筑等领域的芯片设计与研发力度等。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到,此前广州提出到2024年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将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的目标。而补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短板,能有效满足广州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显示、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产业的补链稳链需求,是广州突破制造掣肘的“重头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抓住两个要点,首先是对广州的整体长远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其次是有高技术含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表示,广州不仅要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机补齐弱势产业短板,更要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锻造传统产业长板,持续保持产业竞争力。 诚如陈鸿宇所言,在多重压力下,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已经成为了广州稳住工业增长的“定盘星”。今年一季度,广州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6%,电子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医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广州拥有着雄厚产业基础,丰富的市场主体储备,以及技术和人才优势。“但要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广州仍需强化产业要素的精准匹配。” 《规划》对于匹配需求也做了安排。广州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全球顶级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同时还提出加快建设一批新型应用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和科研攻关,并吸引海内外顶尖实验室、研究所、高校、跨国公司来广州设立科学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发挥市场“指挥棒”作用 在受访专家看来,一系列的政策利好有助于解决供给端的难题,但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重视需求侧的管理,市场需求才是产业发展壮大的“指挥棒”与“导航仪”。 陈鸿宇表示:“产品生产出来,要卖得出去,前述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容量有多大?如何实现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的可持续性,是接下来需要探索的问题。”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广州正在推进的“链长制”,针对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21个规模实力强、链条完善、龙头企业支撑突出的产业,建立了“链长+链主”的工作推进体系,将发挥链主企业“一呼百应”的沟通协调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效益增长带来更多机遇。 广州掌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浩对此深有体会。该公司积极与工信部五所、浪潮等产业龙头协作互动,在产业联盟的链主靠拢,响应链主的应用与需求,开拓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规划》一大特色是提出了“梯次发展”的概念,即对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百千”工程,力争建成领先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促进广州都市圈层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形成若干国家级、省级优势新兴产业集群。 目前,广州已经培育成功了5个两千亿级产业集群。《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打造10个左右规模超百亿、链条完备、配套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形成更多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制度、人才、科技、创新等要素的供给,难以由单个城市来完成、在此种情况下,开放合作、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格局就显得极为重要。”陈鸿宇表示,培育产业集群能够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便是粤港澳大湾区加快产业协同的一个缩影。目前,广佛惠三地已形成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显示家电配件产业链,其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产值规模居全国之首,辐射带动大湾区相关产业规模超万亿元。 林江认为,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城市,应该承担好产业协作的角色,而政策的加码,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集中涌现。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张文卓,实习生胡新月 编辑:李振)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Huobi公布新中文名“火必”
- 苹果iPhone 14 Pro全天开启息屏常显耗电多少?实测来了
- 卖腾讯买苹果!投资大佬段永平今年首次出手,去年曾7次加仓腾讯
- 中国证监会顾委会:中国资本市场为支持全球经济复苏发挥积极作用
- 实战“保交楼”河南推动694个楼盘复工
- 比亚迪现身CES2023:新能源汽车搭载英伟达 GeForce NOW云游戏
- 国债期货:资金宽松不改,期债延续回暖
- 罚没4.7亿元,紫金矿业子公司非法采矿案七人获刑
- 代糖失速、无糖崛起,元气森林差了一口气
- 广州市商务局:2022年前11月制造业外资增长超78%,今年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
- 疯狂操纵,团伙作案!栽了,罚没3个亿
- 阳光纸业1月4日斥资约213.66万港元回购99万股
- 陕西靖边波浪谷:开发保护并重 生态经济双赢
- 恐慌指数VIX与市场脱节了吗? 它仍是重要熊市反转风向标
- PSL运用凸显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今年投放规模或进一步增长
- 央行: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
- 鸡蛋期货突然启动上涨行情 “底气”何在?
- 半年价格近乎翻倍 前度“妖镍”卷土重来?
- 收复6.90关口!人民币中间价调升205基点报6.8926,在岸、离岸双双升值
- 特斯拉粉丝为公司申请新商标,适用于飞机、船只的电动马达
- 搜索
-